智利民众向大英博物馆追讨文物“摩艾石像”
最近,大英博物馆社会化媒体的账户被“偿还摩艾石像”这样的留言所吞没。很多智利民众宣布诉求,要求大英博物馆偿还150多年前从智利复活节岛掠走的石像,让石像回到它们本来地点的当地。
在大英博物馆的24号展厅,有一座雕像,参观者几乎不会错失它。它身高2米多,是来自智利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这座石像还有个姓名,翻译成中文叫“丢失的朋友”。
摩艾石像是智利的标志之一,也是陈旧文明的奥秘存在。面朝远方的巨大石像,站立在复活节岛,留下了前史传说和未解之谜。
这些石像的前史,听说最早要追溯到公元1100至1600年间。其时,拉帕努伊人打造了很多巨型石像。而这尊在大英博物馆的“丢失的朋友”又分外有象征意义,由于它背面刻有特别的图腾,是大多数摩艾石像上都看不到的。
1868年,英国军官理查德·鲍威尔从复活节岛上把两座摩艾石像带回英国,献给其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又在1869年把石像转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从2018年开端,智利方面就在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返还摩艾石像。当年8月,智利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明,“丢失的朋友”是复活节岛前史的“有形联络”。
在大英博物馆的介绍中,用的说法是博物馆在“照顾”石像,对石像的取得经过,一带而过。但又表明,正在和智利方面做商量。
最近,“让摩艾回家”成为交际平台上的一阵风潮,大批智利网友到大英博物馆脸书等账号下留言,关键词便是“偿还摩艾石像”,期望可以经过这样的方法让自己的诉求得到注重。
假如翻开大英博物馆的各种交际账号,就能在谈论里看见很多和摩艾石像相关的留言,有的还配上了网友制造的图片或许动图。
这些举动一向延伸到智利总统博里奇那儿,他在承受智利电台的采访时,对这些活动表明支持。
总台记者 王梦:每一件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把其间的一部分放在博物馆里是展览,放在原处,是文明,是前史,是崇奉。
大英博物馆里现在有800多万件收藏,很多来自古埃及、希腊、中东和我国。这些文物的取得手法,所有权和归属问题一向存在争议。
可是,大英博物馆不理睬这些诉求,由于有一把来自英国官方的保护伞——《大英博物馆法》。这部英国议会在1963年经过的法令,原则上制止《大英博物馆》偿还文物。假如要偿还,第一步是要英国议会经过。但是近年来,要求包含大英博物馆在内的多个博物馆偿还文物的声响渐渐的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