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相片复原百年广州的实在面貌
广州,别称“羊城”、“穗城”,自秦汉至明清以来一向是我国对外交易的重要港口,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悠长的前史文明。
广州古称“楚庭”,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9世纪的周朝,在这里生活着的“百越人”与长江中游区域的楚国人已有交游,“楚庭”便是当地大众用来留念这种友谊的说法,也是广州最早的姓名。
秦朝时把今日的广州叫做番禺,后称交州。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大帝孙权以合浦(今广西合浦)为界建立交、广二州,南为交州,北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端。公元970年,宋平定南汉后,废兴王府称为广州,从此以后就一向沿袭广州称号。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实施“一口互易商货”制,广州成为其时仅有的对外互易商货口岸,外国商人来华进行交易活动都要找指定的行商作交易署理,而这些指定的行商所开设的对外交易行便是咱们熟知的“广州十三行”。1842年战役中清廷战胜,被逼签定丧权辱国的《南京公约》,注册广州等五处互易商货口岸。
本期老相片就将从修建街景和社会生活两方面带我们走进这段百年前史,回味百年广州的变迁。
1862年的广州城,那时刚签定丧权辱国的《中英北京公约》,清廷割让其时的广东新安县(今香港边界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国耻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