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鲜血沃红花 ——北京平西抗日勇士留念碑碑铭敬读
在北京西南距市区约100公里的十渡旅游风景区内,坐落着一座国家级勇士留念设备——平西抗日勇士陵寝。陵寝内建有勇士留念碑,勇士碑林安葬有100位勇士,每座勇士墓的石碑以石雕“书”的方式记录着勇士的姓名、生卒年及英豪事迹。留念碑正面刻有萧克亲笔题词“抗日战争在平西献身的勇士万古流芳”,反面是碑铭,全文如下:
平西抗日根据地,即房山、宛平、良乡、涿县、涞水、昌平、怀来、涿鹿、蔚县、宜化、阳原、怀安十二县之境。广袤千里,京华屏障,万山耸翠,千水奔腾;民俗朴素宽厚,物产丰富多姿,此平西地舆局势之胜也。
考房山乃北京猿人之故土,人类文明发祥之地。涿鹿乃黄帝与蚩尤交兵之区,为中华民族融合之始。自燕而下,经辽、金、元、明、清,以迄近代民国,建国都于斯土。人文荟萃,已逾千年。此平西前史之悠长也。
“五四”运动后,我国树立。长辛店“二七”大罢工,产业工人登上政治舞台。平西公民反封反帝奋斗不时暴(爆)发。芦(卢)沟桥“七七”抗战肇兴,东亚睡狮俯首觉悟。此皆我党领导之力也。
“九一八”沈阳事故,蒋党政府不事反抗,开门揖盗,拆栏引狼,置国家民族于不管,致使东北沦亡,热河损失,长城不守,内蒙危殆。先“塘沽协议”,供认伪满政权;继“何梅密约”,冀察两省变色。蒋介石胡作非为,高唱“攘外有必要安内”,亲率百万大军,围歼红区,大打内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亡无日矣。四亿同胞,咬牙切齿,涕泣呼号:中止内战,共同对外。
当此祖国危险之秋,民族存亡之日,我国振臂挺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宣布“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善处“西安事故”,合则兴,分则亡,大势所趋,第2次国共合作,逐日构成矣。
芦(卢)沟炮响,日寇抱亡华之心;倾巢出犯,大举侵略。二十九军奋起抗战,浴血杀敌,为捍卫疆土,支付严重献身。终因孤军无援,平津两市陷于敌手。华北政权,分崩离析。半壁河山,非我一切矣。八路军前进敌后,直抵平西,树立抗日根据地,此乃我国巨大战略之办法,耐久抗日之布置。平西稳固,利于坚持冀东,展开平北,捍卫北岳。东可要挟北平,北可操控察绥。扬鞭长城表里,策马燕山峻岭,指日挥戈,克复东北。平西根据地之严重效果明矣。
日寇视之,有如利刃穿心,目中生刺。军事严酷扫荡,政治诱惑割裂,经济紧密封闭,文明强化殖民,咬牙切齿,极尽粗野一意消灭之。
平西公民向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遗风,深明爱国保家之大义。在我党领导下建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民专心,党群一德,骨血联合,同仇敌慨,无分老壮,何论妇孺。为国家而舍身,前仆后继;为民族而献身,裹尸疆场;吃糠咽菜,奋战日日夜夜;屡遭杀戮,通过雨雨风风。抗住三光残杀,度过艰苦年月。红旗耸立,飘动在北平城周;抗日枪声,响彻在香山脚下。日寇望之,动魄惊心;奸伪闻之,魂飞胆丧。方知我国公民之不行打败也。
抗日已往,社会主义正建;四化方兴,国运日益兴盛。忆当年抗日战场,有名英豪可标之青史,百世流芳;而无名英豪何止万千?旧日领导诸老,皆已皓首。耿耿于怀,久宿此愿。树碑于房山十渡卧龙山之阳,拒马河千里碧流之畔。藉以赞誉忠烈,缅慰英灵。述诸儿孙,砥砺后世。继往开来,发扬光大。英豪忠骨皆芳草,勇士鲜血沃红花。是为记。
碑铭概述了平西的悠长前史,尤其是平西抗战的峥嵘年月,行文质朴、意韵深远,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催人奋进。
平西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结合部,东可反击北平,北可拒张家口,地舆位置很重要,萧克称之为“坚持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之一”。七七事故不久,担任中心北方局作业的、彭真派苏梅、陈群等人赴宛平县青白口村与宛平县委担任人魏国元联络,着手主力部队进驻预备。1937年10月前后,吴伟、赖富等12位受朱德、彭德怀派遣并持签名函件来到青白口,在当地党组织的合作下组建了平西抗日游击支队。12月底,北平市委书记刘杰等来到青白口组建了宛平中心县委。三路人马集合平西区域,八路军主力部队进驻前的预备作业基本完成。1938年头,依照朱德、彭德怀及晋察冀军区等人指示,八路军邓华和宋时轮支队先后来到斋堂、史家营一带,敏捷拓荒了房山、涿县、涞水、良乡、昌平、宛相等小块根据地,克碉堡、拔据点、奇袭石景山发电厂、宣扬告示贴到西直门墙、卢沟桥上插红旗等,军民联合抗战局势逐渐翻开。
面临平西军民的坚强反抗,日军不得不一次次纠合很多军力,对根据地进行军事“扫荡”和全面封闭,制作了一桩桩耸人听闻的惨案。1942年12月12日,日军分两路包围了王家山这个抗日堡垒村,把乡亲们悉数押到缺乏20平方米的两间房子里逼问,面临威逼利诱,从年幼的孩子到古稀白叟无一人泄漏八路军去向,日军恼羞成怒,放火烧了房子,共42人被烧死。在烽烟抗战中,出现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豪豪举,其间,与狼牙山五壮士齐名的曹坝岗五勇士便是杰出代表。1942年12月27日,为保护大众和部队搬运,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第7团2连8班在曹坝岗坚强阻击,缺医少药,最终只剩李连山、王文兴、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五人,员李连山高喊“誓死不妥俘虏”,带领我们跳下山崖。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副司令员萧克发布通令,嘉奖五勇士,“宁死不妥俘虏,勇敢坚强,精力可钦”,召唤整体指战员向他们学习。
八路军严格执行党的纪律,面临敌人的“三光”方针,部队要求兵士挖野菜,要让乡亲们先挖;撸树叶,要到离村子15里外的当地,到山里去撸,近处的留给老乡。军爱民,民拥军。大众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将山区特产外销,将急需品运送进根据地。平西公民为抗战作出了严重奉献和献身。抗战时期房山区献身的勇士有512名,该区一个名为史家营的区域,虽人口5000余人,但勇士就有116名,村村有英豪勇士、家家有赤色故事、人人有革新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