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门店·勇士陵寝·友谊塔——新华社三代驻朝记者叙述抗美援朝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7月27日,这一天在朝鲜称作“祖国解放战役成功留念日”,也称“打败节”。据朝中社26日报导,朝鲜劳作党、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朝鲜祖国解放战役成功70周年之际,参谒坐落平安南道桧仓郡的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陵寝,向勇士陵寝的毛岸英之墓献花问候。
这张朝中社7月26日供给的相片显现,朝鲜劳作党、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朝鲜祖国解放战役成功70周年之际,参谒坐落平安南道桧仓郡的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陵寝。新华社/朝中社
金正恩说,朝中两国公民用鲜血争夺的伟大成功跨过世纪永葆巨大生命力,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将永久活在朝鲜公民心中,朝中两国公民的联合前史和传统将生生世世薪火相传。
新华社记者从抗美援朝战役时期就跟从志愿军兵士入朝报导,一代代新华人赓续赤色血脉,见证和记录了中朝鲜血凝成的传统友谊。
“当年抗美援朝,毛主席总结成功之道说:敌人是钢多气少,咱们是钢少气多。”退休多年的新华社记者高浩荣回忆说。高浩荣于1990年至1994年任新华社平壤分社首席记者,曾屡次前往板门店采访,用电报发回朝鲜一线调查。
“板门店休战协议签字大厅里,展示了很多图片和文物,反映了战役的严酷和商洽的艰苦”,高浩荣说。他生于朝鲜战役迸发的1950年,屡次前往朝鲜留学、作业。
抗美援朝,被称为新我国的“立国之战”。在极不对称、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同朝鲜公民军并肩作战的我国公民志愿军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激战长津湖,把侵略军从鸭绿江和图们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邻近,奠定了这场反侵略战役成功的根底。
1951年7月10日朝鲜休战商洽真实开端。美国不甘心于使朝鲜战役终究成为美国前史上第一场没有打赢的战役,在商洽中常常进步“价码”,反复无常,妄图在商洽桌上捞到战场上没有正真取得的东西。休战商洽变成了一场长时刻、杂乱和弯曲的奋斗。这场比赛,既有商洽桌上的互不相让,也有战场上的枪林弹雨。
这是2019年3月5日在朝鲜板门店拍照的朝鲜战役休战协议商洽会场内景。新华社记者程大雨摄
直到1953年7月27日,两边正式在板门店签署《朝鲜休战协议》。来自朝中代表团和“联合国军”代表团的两位首席代表分别在18本休战协议上签字。
“据朝鲜军方人士介绍,《休战协议》签字仅用了10分钟时刻。没有问寒问暖、没有握手、没有说话,乃至没有看对方一眼。”高浩荣回忆说。
随后,朝鲜公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我国公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联合国军”总司令马克·克拉克分别在平壤、开城、汶山签下姓名。《休战协议》的签署,宣告了抗美援朝战役的伟大成功。
彭德怀说,这场战役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强占一个国家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70年过去了,朝鲜战役仍未从法律上完毕,是美国成心要将“休战”状况长时刻化。美国固执逃避签署平和协议,这是导致朝鲜半岛形势随时一触即发,堕入战役阴云的本源。“朝鲜人以为,美国不愿意签定平和协议,是不愿意供认当年的失利。”高浩荣说。
志愿军脱离朝鲜时,桧仓一连三天都能听到依依惜别的哭声。志愿军总部地点的672高地战后被朝鲜当地公民亲热地称为“友谊峰”。2002年至2006年任新华社平壤分社首席记者的姬新龙找出自己20年前在《参考消息》上宣布的特稿。他说,当年怀着激动心境写下的拜谒桧仓志愿军勇士陵寝这篇特稿,获评新华社优异新闻。
“每个墓旁都栽有一株我国东北黑松,听说朝鲜并没这个树种,这是当年特别从我国移来的。在这些勇士中,有三名是新华社记者。咱们站在毛岸勇敢士的墓前,深深地三鞠躬。”姬新龙回忆说,“勇士陵寝的山下是桧仓的一所中学,学生们告诉我,他们常常自愿安排去陵寝打扫卫生。”
这张朝中社7月26日供给的相片显现,朝鲜劳作党、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朝鲜祖国解放战役成功70周年之际,参谒坐落平安南道桧仓郡的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陵寝。新华社/朝中社
桧仓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陵寝坐落平壤以东约100公里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我国公民志愿军司令部曾在此驻守。1957年,我国公民志愿军和朝鲜当地大众一起制作了这座陵寝,它的240级台阶标志着240万参战志愿军官兵。陵寝占地约9万平方米,经过塑像、碑铭、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示了我国公民志愿军的勇敢形象,是朝鲜尖端规划、保存最完好的志愿军勇士陵寝,共有134名志愿军勇士长逝于此。2012年10月24日,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陵寝改建竣工。
新华社记者杜白羽回忆说,《休战协议》签署60周年时,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于2013年7月29日前往桧仓,仰视了包含毛岸英之墓在内的志愿军勇士墓,并指示“要从头好好补葺全国各地的我国公民志愿军勇士墓”。
杜白羽于2012年至2014年任新华社平壤分社记者。10年前,她一路跟从我国公民志愿军老兵士代表团报导采访,其时为庆祝“打败节”60周年,朝鲜举办隆重阅兵。“在金日成广场上,朝鲜民众举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中文标语,标语震天响。志愿军老兵士和朝鲜公民军老兵士欢聚一堂,手拉着手,共叙友谊。他们在中朝友谊塔内,寻找着勇士名册上英豪的姓名。”杜白羽在《我的平壤故事》一书中这样写道。
一个月前,坐落平壤牡丹峰山麓的中朝友谊塔内部改造工程竣工。朝鲜劳作党中央、朝鲜最高公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龙海率朝鲜党政军领导干部及平壤市民到会,我国驻朝鲜大使王亚军应邀率使馆整体馆员参与竣工典礼。
中朝友谊塔建成于1959年,塔身由1025块花岗岩和大理石砌成,标志我国公民志愿军1950年10月25日赴朝作战。在本年我国抗美援朝战役成功暨朝鲜祖国解放战役成功70周年之际,友谊塔内部改造顺畅竣工,这将更好地宏扬志愿军先烈的汗马功劳,更有力地传承用鲜血凝成的中朝传统友谊。
抗美援朝战役的伟大成功,是正义的成功、平和的成功、公民的成功。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定。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打败强权,平和开展是不行阻挠的前史潮流。
杜白羽说,咱们留念抗美援朝成功70周年,是为了一起保护区域与国际的平和安稳,是要以开展的思想、久远的眼光来审视前史、调查实际、考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