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新纪念馆·衡阳党史馆丨感悟“只需主义真”的思维伟力
革新纪念馆是前史的见证,是精力的丰碑。每一件文物、每一处展陈,都承载着咱们党白手起家、砥砺前行的光芒印记,蕴含着革新前辈廉洁奉公、忘我贡献的崇高精力。即日起,本报推出“走进革新纪念馆”栏目,经过走进一座座革新纪念馆,走进一个个党史故事,重温革新前辈们的初心与崇奉,感悟赤色文明中的廉洁基因。让咱们在前史的回望中罗致力气,在精力的传承中修养正气,以史为鉴,以廉为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我国衡阳前史馆于2021年6月25日开馆,由党史展览馆、党风党纪展览馆、党史学习教育交互体会馆等组成。衡阳党史馆以“只需主义真”为中心主题,经过什物、展品、图片、多媒体、创作画、互动场景等全方位展现建党一百多年来衡阳的光芒前史与奋斗进程。湖南省衡阳市纪委监委供图
初春时节,走进衡阳党史馆,步入序厅,映入眼帘的是铜铸的《宣言》翻译著雕琢。1920年2月,陈望道在家里悉心翻译《宣言》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趣事背面,显示出我国的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抱负的坚定崇奉。习在叙述这一故事时,曾讲过一句话:“真理的滋味十分甜”。现在,“真理的滋味十分甜”的故事也成为了衡阳党史馆最经典、最鲜活的“必讲故事”。
《宣言》中文全译著传到衡阳后,衡阳先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号,向旧道德、旧思维、旧文明宣战。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的前进学生蒋先云、唐鉴、黄静源等建议组建了爱国前进集体——学友互助会,之后改造为“心社”,在衡阳及湘南各县开设文明书社,售卖《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等前进书刊,使马克思主义敏捷“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当地许多前进大众和热血青年矢志奋斗的精力支柱。
在交互体会馆里,一群学生正津津乐道地观看《夏明翰的最终三天》沉溺式情形剧,情形剧中“夏明翰的眼镜”特别有目共睹。夏明翰本籍是衡阳县洪市礼梓山,是、何叔衡亲身开展的员,1928年3月在任湖北省委委员时,遭叛徒出卖被捕,在献身前写下了“砍头没关系,只需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气贯长虹的献身诗。夏明翰戴的这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眼镜,是他在马日事故后扮装外出用的眼镜,协助他屡次躲过抓捕。这副眼镜也是其献身前身上最值钱的物件,显示了他的清凉品质,承载着他对党的赤胆忠心。
抱负之光不灭,崇奉之火永燃。2009年,夏明翰被评为“100位为新我国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豪模范人物”。正如习所说:“远大抱负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奋斗,不计其数的勇士为了这个抱负献出了名贵生命。‘砍头没关系,只需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咱们的头颅,决不能不坚定咱们的崇奉’,这些舍生忘死、卑躬屈膝的誓词生动表达了人对远大抱负的坚贞。”
在衡阳党史馆里,陈设着一个绿色邮筒,这个邮筒见证着衡阳核工业的光芒前史,铭记取衡阳272厂工人为了国家富足、公民美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衡阳是核工业勋绩城市,为“”和“氢弹”的铀提炼立下丰功伟绩,被称为我国铀城。“二五”期间,国家在衡阳布局核工业建造项目,亲身选址衡阳,在核工业初期的“五厂三矿”中,衡阳占有一厂(272厂)一矿(712矿),顶峰时有3万余人从事核工业作业。
核工业建造在其时是一项保密工程,建造者们来272厂时,上不告爸爸妈妈,下不语妻儿。没有人理解他们去了哪儿,去干什么。他们来到衡阳后,与家人仅有的联络途径便是这一个信箱。因而,这些核工业人就被称为“住在信箱里的人”。在缺水、缺电、住草坪、睡通铺的艰苦条件下,他们怀着献身第一代核工业质料加作业业的豪情壮志,为建造祖国强壮国防,提前实现目标而废寝忘食地作业,忘我无畏地贡献。
周裕常是核工业水冶纯化专家,1960年末从北京第二机械工业部调到衡阳272厂。起程到衡阳前,周裕常蜜月还没有度完,他对妻子说:“我要出趟远差,到了之后,我会给你写信。”到了272厂,稍稍安顿下来后,他就给妻子写信,依照纪律,禁绝谈作业,禁绝说地址,只留了信箱号码。其时,272厂建造工地上的日子用水,要靠拉水车从很远的当地运来。一天早晨,周裕常按例拎着水桶去取水点接水。在路上,他忽然看见一个了解的身影,一下就愣住了,那人竟是自己念念不忘的新婚妻子。此刻,妻子也认出了老公周裕常,“哐当”一声,她手中的水壶掉在地上,喊了一声“裕常”,泪水登时夺眶而出,两人紧紧抱在一同,又哭又笑。本来,三个月前,妻子在回信中说到,安排上要她出一次差,至于到哪儿去,出差干什么事,都没说。周裕常怎样也没想到,妻子出差也跑到衡阳来了,都住到同一个“信箱”里来了。
正是由于有了这么一群“住在信箱里的人”舍小家为大家,深信,矢志不渝奋斗,才筑起了“两弹一星”永存的丰碑,铸就了新我国安全屏障的固若金汤。
除了党史展陈外,衡阳党史馆还设有一座专门的“衡阳党风党纪展览馆”。该馆由序厅和“白手起家,因党而生”“披荆斩棘,为党而战”“披荆斩棘,向党而强”“初心不改,护党而兴”“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廉润初心,衡岳风清”六个展区组成,经过沉溺式、互动式场景以及雕塑、绘画、多媒体等表现形式,全面展现衡阳纪检督查作业进程、廉洁文明建造效果,引导参观者修养清风、宏扬正气。
在党风党纪展览馆里,矗立着一座“萧石月雕塑”。萧石月是衡阳常宁人,他身世殷实家庭,但在国家受难、公民遭受痛苦受穷的旧我国,决然挑选了为公民谋美好、为国家谋富足的困难革新道路。
1922年,萧石月荣耀加入了我国,为保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他和其他党员一同安排工人与资本家进行了对立无理削减工人、要求加薪等一系列奋斗,并在长沙安排许多工运活动,成为湖南工人运动的领导人。
1927年5月,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在此次代表大会上,萧石月当选为中心督查委员会候补委员。不久,“马日事故”产生,萧石月接到“将各县工农装备会集起来向长沙进攻”的指令,于5月28日率锡矿山工人纠察队到湘潭会师,途经安化蓝田,突遭许克祥部埋伏,献出年青生命,时年27岁。《常宁英烈》记载:“在敌众我寡、包围无望的情况下,萧石月挥舞双枪击倒了几个试图活捉自己的敌兵,在剩余最终一颗子弹时,掉转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膛……”
“英豪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首届中心督查委员会委员有王荷波、杨匏安、许白昊、张佐臣、刘峻山、周振声、蔡以忱,候补委员有杨培森、萧石月、阮啸仙。他们在严酷的奋斗环境中,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与非人摧残面前,在高官厚禄的威逼与枭首断命的恫吓下,在刀光剑影赴汤蹈火的战役中,无一人反叛投敌。十名中心督查委员会成员中八人献身,一人在党安排被损坏后失踪,只需一人见证了新我国的建立。他们用鲜写英豪史诗,用生命诠释忠实崇奉,是我国优异的领导干部,是铁骨铮铮的公民英豪。
在“萧石月雕塑”前,一批又一批观众在此停步仰视,倾听首届中心督查委员会成员的英豪故事,从前辈先烈的英豪事迹、高尚情操中罗致养分、才智和力气。
党的前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全部向前走,都不能忘掉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芒的未来,也不能忘掉走过的曩昔,不能忘掉为什么动身。衡阳党史馆坚持用党的前史教育人、启迪人、感染人、鼓动人,从“只需主义真”中感悟思维伟力,从党史中罗致猛进力气,在推动我国式现代化建造的巨大征途中建功立业。(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