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演示基地之冀南勇士陵寝
冀南勇士陵寝座落在南宫市城区,占地22万余平方米,是河北省建园最早,占地面积最大,葬埋勇士较多的陵寝之一。1989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勇士留念修建物维护单位,1995年5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冀南区公民具有荣耀的革新斗争传统,在土地革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5万余名革新先烈,为了民族和公民的利益献出了名贵的生命。为了思念先烈、教育后人,1946年3月1日,冀南行署做出了在南宫城内修建冀南勇士陵寝的决议,并成立了以王任重、、马国瑞等为首要成员的建园筹委会。
陵寝正门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巨大牌坊,在一条广大的柏油路和两行参天翠柏衬托下,给人以庄重、静寂之感。
进入陵寝往西,柏油路北侧,是耸立于陵寝中心的主体修建——冀南勇士留念塔,塔高29.5米,塔盘用7000余块青石砌成,塔身南面是的题词:“为国牺牲,万古流芳”,塔身北面是的题字:“冀南勇士留念塔”。
留念塔之北,直通另一大型修建——冀南革新斗争留念馆。在馆塔中心构成一个十字路口,坐落在十字路口东北角和西北角的是1948年建成的两座小型留念碑,它是陵寝最早的两个修建,上面刻有陈再道、刘志坚、马国瑞等领导的题词。留念碑北面是一个长方形广场,广场的北端是一座占地面积700平方米的冀南革新斗争留念馆。此馆是在撤除老戏楼后1973年重建的,馆内使用图片、什物、场景恢复等先进的现代化展览手法,生动的再现着冀南公民革新斗争的光芒进程。
留念塔西面是1986年完工的勇士留念亭,这座具有民族风格的双层八角亭,造型漂亮、古拙高雅、令人赞赏,亭内的八面汉白玉碑上刻有、陈再道、王任重的题词及原冀南区近千名县团级以上的勇士英名。
留念塔之南为墓区,这里有1959年建成的一座大型公墓,墓内安放着633名无名勇士的遗体,石碑上刻有、王任重、刘志坚的题词,公墓广场之西,柏油路两头是勇士独身墓区,在这里安葬着100位勇士的忠骨。
冀南勇士陵寝一直把“表扬先烈教育后人”的主旨放在首位,几十年来,收集、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和数百件革新文物,使用这些史料和文物,采用了多种留念方式,对大众进行革新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密切配合局势、服务于党的中心、表扬先烈、教育后人的基地效果。